電子裝置
专利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蓋體、與第一蓋體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空間的第二蓋體、以及設置於該封閉空間內的鎖扣組件。該鎖扣組件包括設置於第一蓋體上的第一鎖扣件、與該第一鎖扣件鎖合的第二鎖扣件。該第二蓋體上開設有穿孔,該第二鎖扣件活動連接於該第二蓋體上,其與該穿孔相對應位置設置有抵推部。該穿孔可供拆卸工具從其穿入第二蓋體內並在外力作用下頂推該抵推部,使該第二鎖扣件與該第一鎖扣件分離。 公开号:TW201322873A 申请号:TW100144289 申请日:2011-12-02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Cheng-Yi Chao;Chih-Chieh Huang;zuo-dong Li;shi-yong Huang;Chung-Yuan Chen;Xiao-Hui Qin;Huan Ren;Xue-Deng Pan;Zhen-Cun Lu;Yong-hua WANG;zheng-wei Liu;jian-feng Fan 申请人: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PC主号:H04M1-00
专利说明:
電子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鎖扣組件的電子裝置。 隨著電子產品迅速發展,用戶對電子產品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多,使各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各公司不斷的推陳出新。然而,部分公司會將其對手公司生產的產品採用不正當的手段拆解,以便獲取有用的資訊。這樣將大大損害對手公司的利益。 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防止被不當拆解的電子裝置。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蓋體、與第一蓋體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空間的第二蓋體、以及設置於該封閉空間內的鎖扣組件。該鎖扣組件包括設置於第一蓋體上的第一鎖扣件、與該第一鎖扣件鎖合的第二鎖扣件。該第二蓋體上開設有穿孔,該第二鎖扣件活動連接於該第二蓋體上,其與該穿孔相對應位置設置有抵推部。該穿孔可供拆卸工具從其穿入第二蓋體內並頂推該抵推部,使該第二鎖扣件移動而與該第一鎖扣件分離。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第一蓋體與第二蓋體之間設有鎖扣組件,只有當用戶借助附加的拆卸工具穿過與第二鎖扣件的抵推部相對應的穿孔頂推時才能解除第一鎖扣件與第二鎖扣件的鎖合狀態,從而將第一蓋體與第二蓋體分離。這樣將有利於防止產品被消費者或競爭對手不當拆解。 請參閱圖1及圖2,電子裝置100包括上蓋10、與上蓋10連接的下蓋20、聲學模組30以及鎖扣組件40。上蓋10與下蓋20上下對接形成一個封閉空間(圖未示),聲學模組30與鎖扣組件40均收容於封閉空間內。聲學模組30用於產生聲音和採集聲音。鎖扣組件40用於將上蓋10與下蓋20鎖合在一起。鎖扣組件40可由拆卸工具200解除鎖合,從而使對上蓋10與下蓋20進行分離。 上蓋10大體呈長方體狀。下蓋20包括長方形狀的底板201及自底板201的四條邊緣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側壁203、第二側壁(圖未示)、第三側壁205以及第四側壁207。其中,第一側壁203與第二側壁相互平行,第三側壁205與第四側壁207相互平行。第一側壁203、第三側壁205、第二側壁以及第四側壁207依次首尾連接。 第一側壁203上開設有若干聲學孔2030。聲學孔2030貫穿第一側壁203,以使聲學模組30產生的聲音籍由聲學孔2030傳播出去或籍由聲學孔2030採集外部的聲音。第一側壁203與第二側壁相對的一面上設置有聲學網紗209。聲學網紗209大體呈長條狀,其籍由背膠黏貼於第一側壁203的內表面,並遮擋住第一側壁203上的聲學孔2030。 聲學網紗209的中部被分割出兩段方形塊狀的頂出段2090。兩個頂出段2090分別與第一側壁203上的部分聲學孔2030相對應,並可在外力作用下被頂開。 聲學模組30設置於底板201上,其包括第一聲學模組301及與第一聲學模組301連接的第二聲學模組303。其中,第一聲學模組301為喇叭聲學模組,用於產生聲音。第二聲學模組303為麥克風聲學模組,用於採集聲音。 第一聲學模組301包括主體3010及凸出部3012。主體3010大體呈長方體狀,其與第一側壁203平行設置。凸出部3012由主體3010一末端向垂直延伸形成,且面向第一側壁203。 第二聲學模組303連接於主體3010上遠離凸出部3012的另一端。第二聲學模組303呈矩形狀,其與凸出部3012的形狀基本相同,從而與第一聲學模組301形成一個“冂”形的收容空間305。 鎖扣組件40包括兩個第一鎖扣件41、兩個基座43、兩個第二鎖扣件45、第一彈性件47。其中,兩個第一鎖扣件41間隔設置於上蓋10上。兩個基座43間隔地設置於底板201上,並位於聲學模組30與第一側壁203之間。兩個第二鎖扣件45分別轉動連接於兩個基座43上,並分別與兩個第一鎖扣件41相對應。第一彈性件47固定於聲學模組30上並與兩個第二鎖扣件45相抵接。 兩個第一鎖扣件41均包括固定部410及與固定部410連接的扣合部412。固定部410籍由一鎖固件(圖未示)固定於上蓋10上。扣合部412為自固定部410上向下蓋20方向延伸形成的卡勾。 兩個基座43均包括長條狀的座體430以及與座體430連接的第一連接部432。座體430的一端籍由第一固定件434固定於底板201上,且第一連接部432位於座體430的另一端。第一連接部432為自座體430上突出的圓筒狀,其包括貫穿於其上的第一樞接孔4321。 兩個第二鎖扣件45均包括本體450、第二連接部452以及抵推部454。第二連接部452及抵推部454分別設置於本體450相反的兩端。 本體450的中部向基座43方向傾斜形成導向面4501,用以與第一鎖扣件41配合。第二連接部452為圓筒狀,其設置於本體450設有導向面4501的一側,第二連接部452上開設有第二樞接孔4521。第二連接部452籍由樞軸456與第一連接部432轉動連接。抵推部454為長方體狀,其與第二連接部452設置於本體450的同一側。 第一彈性件47包括主臂470及連接於主臂470兩端的支臂472。主臂470呈長條狀並籍由第二固定件474固定於第一聲學模組301的主體3010上。支臂472由主臂470的兩端向遠離主臂470方向凸出呈“U”字形。支臂472的凸出部位抵頂於第二鎖扣件45上,用以為第二鎖扣件45提供回復力。 拆卸工具200為圓柱形桿狀,其形狀與聲學孔2030的形狀相匹配。 請一併參考圖3,組裝時,將聲學網紗209黏貼至第一側壁203與第二側壁相對的一面,並使聲學網紗209上的頂出段2090與第一側壁203的聲學孔2030對應。將兩個第一鎖扣件41固定於上蓋10與第一側壁203連接的一側,將第一聲學模組301與第二聲學模組303設置於第一側壁203周圍的底板201上,並使兩個基座43固定於收容空間305內。將基座43上的兩個第一連接部432相對,並使第二鎖扣件45的第二連接部452上的第二樞接孔4521與相對應的第一連接部432上的第一樞接孔4321對齊。樞軸456穿過第一樞接孔4321與第二樞接孔4521,將第二鎖扣件45轉動連接於基座43上,且使第二鎖扣件45上的導向面4501朝向第一側壁203。將第二鎖扣件45的抵推部454與聲學網紗209上的頂出段2090相對,將第一彈性件47籍由第二固定件474固定於第一聲學模組301的主體3010上,並使支臂472分別抵接於第二鎖扣件45與靠近第一聲學模組301的一面。 請一併參考圖4,當上蓋10在外力作用下與下蓋20蓋合時,第一鎖扣件41上的卡勾在第二鎖扣件45的導向面4501的引導下與第二鎖扣件45的本體450卡合,使上蓋10與下蓋20鎖合。 當需要打開上蓋10與下蓋20時,將拆卸工具200穿過第一側壁203上與頂出段2090相對應的聲學孔2030,並施加一推力將頂出段2090頂開,此時拆卸工具200穿過聲學網紗209與第二鎖扣件45上的抵推部454相抵接。繼續對拆卸工具200施加一推力,第二鎖扣件45在拆卸工具200作用下繞樞軸456向遠離第一鎖扣件41的方向轉動。此時,第二鎖扣件45的本體450脫離與卡勾的卡合,第一彈性件47被壓縮。當第一鎖扣件41與第二鎖扣件45的鎖定完全解除時,上蓋10與下蓋20分離。 下面就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以及第四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中不同之處作進一步說明,相同的部分將不再贅述。 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鎖扣組件40a示意圖。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鎖扣組件40a的基座43a上省略了第一連接部432的結構。第二鎖扣件45a與第一連接部432相對應位置省略掉了第二連接部452的結構。第一彈性件47由兩個獨立的第一彈性件47a取代。第一彈性件47a為一體成型於基座43a一側的“U”字型彈性臂。第一彈性件47a包括第一彈性臂470a及與第一彈性臂470a一端連接且彎曲成一定角度的第二彈性臂472a。第一彈性臂470a與第二彈性臂472a相對的一端連接於基座43a的一側,第二彈性臂472a與第一彈性臂470a相分離的一端連接於第一聲學模組301的主體3010上。第二鎖扣件45a採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於第一彈性臂470a靠近基座43a的一面,其可在外力作用下隨第一彈性件47a向遠離基座43a方向移動,以解除與第一鎖扣件41的鎖合。 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鎖扣組件40b示意圖。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鎖扣組件40b的基座43b上省略了第一連接部432的結構。第二鎖扣件45b與第一連接部432相對應位置省略了第二連接部452的結構。同時,基座43b靠近第一彈性件47的一側緣設有第二彈性件47b。第二彈性件47b大體呈方形板狀,其為一體成型於基座43b靠近第一彈性件47一側的的彈性臂。第一彈性件47的支臂472的凸出部位抵接於第二彈性件47b遠離基座43b的一面上。第二鎖扣件45b採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於第二彈性件47b靠近基座43b的一面,並可在外力作用下隨第一彈性件47與第二彈性件47b一同向遠離基座43b方向移動,以解除與第一鎖扣件41的鎖合。 圖7與圖8所示為本明的第四實施例的鎖扣組件40c示意圖。第四實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鎖扣組件40c的基座43c上省略了第一連接部432的結構,且其基座43c的中部設置有配合部44。 配合部44包括第一配合部441及與第一配合部441連接的第二配合部443。第一配合部441大體呈板狀,其由基座43c的一側向遠離基座43c方向垂直延伸形成。第二配合部443由第一配合部441與基座43c垂直的兩側邊向遠離第一配合部441方向垂直延伸形成。 第一配合部441面向第二配合部443的一面設置有圓形的凹陷部4410。第二配合部443上開設有第一穿孔4430、凹槽4432以及滑槽4434。第一穿孔4430設置於靠近基座43c的一端,滑槽4434設置於遠離基座43c的一端,凹槽4432設置於第一穿孔4430與滑槽4434之間。 第一穿孔4430大體呈橢圓形狀。凹槽4432由第二配合部443遠離第一配合部441的一端向第一配合部441方向凹陷形成。滑槽4434呈開口狀,其開口的一端朝向遠離基座43c的一面。 同時,第二鎖扣件45c與第一連接部432相對應位置省略了第二連接部452,且第二鎖扣件45c的本體450上與導向面4501相背離的一面依次設置有第三連接部457、固定部458以及滑動部459。第三連接部457及滑動部459分別與第一穿孔4430及滑槽4434相對應,固定部458設置於第三連接部457與滑動部459之間。第一彈性件47由兩上第一彈性件47c取代。第一彈性件47c為設置於配合部44與第二鎖扣件45c之間的彈簧。 第三連接部457為圓筒狀,其上開設有第二穿孔4570,用以供連接桿4572穿過。連接桿4572穿設於第二穿孔4570與第二配合部443上的第一穿孔4430之間,並可在第一穿孔4430內滑動。固定部458為凸設於本體450上的圓柱形桿體。滑動部459大體呈T字形,其包括基體4590及與基體4590連接的滑軌4592。基體4590設置於本體450遠離第三連接部457的一側,滑軌4592由基體4590遠離本體450一端的兩側邊向相反方向垂直延伸形成,且滑軌4592與本體450相互平行。 請一併參考圖9,組裝時,將第一彈性件47c的一端套設於固定部458上,另一端收容於第一配合部441的凹陷部4410內。滑軌4592籍由滑槽4434的開口端滑動設置於滑槽4434上,基體4590收容於兩個第二配合部443之間。將第三連接部457上的第二穿孔4570與第二配合部443上的第一穿孔4430對應,且將連接桿4572依次穿過第一穿孔4430與第二穿孔4570,使第二鎖扣件45c與配合部44滑動連接。 當拆卸工具200在外力作用下抵推第二鎖扣件45c時,連接桿4572與滑軌4592分別沿第一穿孔4430及滑槽4434滑動,本體450收容於凹槽4432內。此時,第一彈性件47c被壓縮,第二鎖扣件45c朝遠離第一鎖扣件41方向滑動並脫離與第一鎖扣件41的鎖扣。 本發明在電子裝置原設計的基礎上,將鎖扣組件設置於電子裝置內部的聲學模組與相對應側面之間已有的空間內。同時,在拆卸時可利用開設於電子裝置上的聲學孔或其他形狀的通孔,將拆卸工具穿過通孔插入電子裝置內並頂推鎖扣組件上的頂推部,從而解除第一鎖扣件與第二鎖扣件的鎖定狀態。這樣可防止電子裝置被消費者或競爭對手採用不當手段拆解。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子裝置 10...上蓋 20...下蓋 201...底板 203...第一側壁 2030...聲學孔 205...第三側壁 207...第四側壁 209...聲學網紗 2090...頂出段 30...聲學模組 301...第一聲學模組 3010...主體 3012...凸出部 303...第二聲學模組 305...收容空間 40、40a、40b、40c...鎖扣組件 41...第一鎖扣件 410...固定部 412...扣合部 43、43a、43b、43c...基座 430...座體 432...第一連接部 4321...第一樞接孔 434...第一固定件 44...配合部 441...第一配合部 4410...凹陷部 443...第二配合部 4430...第一穿孔 4432...凹槽 4434...滑槽 45、45a、45b、45c...第二鎖扣件 450...本體 4501...導向面 452...第二連接部 4521...第二樞接孔 454...抵推部 456...樞軸 457...第三連接部 4570...第二穿孔 4572...連接桿 458...固定部 459...滑動部 4590...基體 4592...滑軌 47、47a、47c...第一彈性件 47b...第二彈性件 470...主臂 470a...第一彈性臂 472...支臂 472a...第二彈性臂 474...第二固定件 200...拆卸工具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電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電子裝置的局部組裝圖。 圖4為圖2所示電子裝置的局部組裝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分解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分解圖。 圖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分解圖。 圖8為圖7所示電子裝置另一角度的局部分解圖。 圖9為圖8所示電子裝置的局部組裝圖。 10...上蓋 200...拆卸工具 203...第一側壁 205...第三側壁 207...第四側壁 209...聲學網紗 2090...頂出段 301...第一聲學模組 303...第二聲學模組 305...收容空間 410...固定部 412...扣合部 434...第一固定件 4501...導向面 452...第二連接部 454...抵推部 456...樞軸 470...主臂 472...支臂 474...第二固定件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蓋體、與第一蓋體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空間的第二蓋體、及收容於該封閉空間內的鎖扣組件,該鎖扣組件包括設置於第一蓋體上的第一鎖扣件及與該第一鎖扣件鎖合的第二鎖扣件,該第一鎖扣件與第二鎖扣件相互扣合以將第一蓋體與第二蓋體鎖合,其改良在於:該第二蓋體上開設有穿孔,第二鎖扣件活動連接於第二蓋體上,第二鎖扣件與該穿孔相對應位置設置有抵推部;該穿孔可供拆卸工具穿入至第二蓋體內並頂推抵推部,使第二鎖扣件移動而與第一鎖扣件分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為音頻播放裝置,該穿孔為所述音頻播放裝置上用於聲音傳出該音頻播放裝置的外部或者傳入所述音頻播放裝置內部的聲學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鎖扣組件包括設置於該第二蓋體上的第一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位於第二鎖扣件移動的路徑上以為該第二鎖扣件提供恢復原位的彈性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彈性件在該第一鎖扣件和第二鎖扣件鎖合時抵接於該第二鎖扣件上,以為該第二鎖扣件提供與第一鎖扣件鎖合的保持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彈性件包括主臂及凸出於主臂兩端的支臂,該主臂固定於該第二蓋體上,該支臂抵接於該第二鎖扣件遠離第一鎖扣件的一側,以為第二鎖扣件提供回復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鎖扣組件包括設置於該第二蓋體上的基座,該第二鎖扣件活動設置於該基座上,該第一彈性件抵接於第二鎖扣件上以為第二鎖扣件提供與該第一鎖扣件扣合的保持力及與第一鎖扣件分離後恢復原位的彈性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鎖扣組件還包括第二彈性件,該第二彈性件設置於該基座上,該第二鎖扣件設置於該第二彈性件上並可在拆卸工具的頂推下與第二彈性元件一同向遠離第一鎖扣件方向移動以解除與該第一鎖扣件的鎖合狀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基座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連接部,該第二鎖扣件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對應位置設置有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籍由一個樞軸與第一連接部轉動連接以使第二鎖扣件可在該拆卸工具的頂推下向遠離該第一鎖扣件方向轉動並同時擠壓該第一彈性件使第一彈性件發生彈性形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基座上設置有配合部,該第一彈性件設置於該配合部與第二鎖扣件之間;該配合部的一端開設有第一滑槽,該第二鎖扣件上設置有滑動部使第二鎖扣件在拆卸工具的頂推下沿所述第一滑槽向遠離該第一鎖扣件方向滑動以解除與第一鎖扣件的鎖合狀態並同時擠壓該第一彈性件使第一彈性件發生彈性形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配合部上與該第一滑槽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滑槽,該第二鎖扣件上設置有第三連接部以籍由一個連接桿與該配合部滑動連接並可在拆卸工具的頂推下沿該第二滑槽向遠離該第一鎖扣件方向滑動。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73511B|2017-03-01|電子裝置 JP4592489B2|2010-12-01|ロック機構及びラッチ装置 US7988014B2|2011-08-02|Lid lock mechanism US8254622B2|2012-08-28|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speaker US20110095153A1|2011-04-28|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TW201349123A|2013-12-01|晶片卡固持結構 US20050017608A1|2005-01-27|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hood fastener TW201228550A|2012-07-01|Disk drive fixing apparatus US20100130268A1|2010-05-27|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201315350A|2013-04-01|資料存取器固定裝置 TW201503797A|2015-01-16|箱體及其卡持機構 TWI495418B|2015-08-01|具有電源模組的電子裝置 US20110095662A1|2011-04-28|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US10215206B2|2019-02-26|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201347654A|2013-11-16|Pci卡固定結構 TW201547358A|2015-12-16|防護蓋啟閉結構 US20090165254A1|2009-07-02|Housing of foldable device US8551634B2|2013-10-08|Computer enclosure with battery holding structure JP6414880B2|2018-10-31|開閉蓋のロック装置 TWI439203B|2014-05-21|手寫筆彈出機構 US7646599B2|2010-01-12|Latch mechanism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389625B|2013-03-11|電池蓋結構 TWI417034B|2013-11-21|硬碟機固定裝置 TWI721663B|2021-03-11|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TW201511643A|2015-03-16|定位裝置及設有該定位裝置的電子裝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135827A1|2013-05-30| CN103140093A|2013-06-05| JP6068105B2|2017-01-25| US9030831B2|2015-05-12| JP2013115432A|2013-06-10| TWI573511B|2017-03-01| CN103140093B|2016-08-17|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684395B|2019-02-13|2020-02-01|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接結構|JPS6054647U|1983-09-22|1985-04-17||| US4964661A|1989-06-30|1990-10-23|Poget Computer Corporation|Two-part casing latching mechanism| JP2544233Y2|1989-11-07|1997-08-13|三洋電機株式会社|キャビネットの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524334Y2|1990-11-06|1997-01-29|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ハンドル装置| US5348356A|1993-04-02|1994-09-20|Apple Computer, Inc.|Hidden, releasable latch for a molded plastic enclosure| JPH11307953A|1998-04-20|1999-11-05|Casio Comput Co Ltd|開閉式表示部付き電子機器| JPH11340645A|1998-05-28|1999-12-10|Nec Home Electron Ltd|ラッチ取り付け構造| US6659516B2|2001-01-05|2003-12-09|Apple Computer, Inc.|Locking system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JP2002244767A|2001-02-21|2002-08-30|Sharp Corp|ノート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US6659519B2|2002-04-01|2003-12-09|Don S. Turner|Supplemental rear bumper and method| KR100745813B1|2003-08-11|2007-08-0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양 방향 래치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 JP2007005701A|2005-06-27|2007-01-11|Funai Electric Co Ltd|リモコンケース| TWI293239B|2005-10-05|2008-02-01|Lite On Technology Corp|Computer case retention assembly| KR100757271B1|2007-03-07|2007-09-10|디브이에스 코리아 주식회사|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록킹유닛| CN201064000Y|2007-06-08|2008-05-21|环达电脑有限公司|电子装置壳体的锁合结构| CN101426348B|2007-11-02|2011-05-04|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便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CN101540385B|2008-03-21|2013-02-20|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电池盖卡锁结构| US9609763B2|2009-07-28|2017-03-28|Koninklijke Philips N.V.|Housing with locking structure| CN102036517A|2009-09-29|2011-04-27|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具有卡扣装置的电子设备| JP5717170B2|2010-09-16|2015-05-13|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電子機器、及びケース|US9504175B2|2012-12-12|2016-11-22|Fourte Internatinal, Ltd.|Solid-state drive housing, a solid-state disk using the same and an assembling process thereof| JP6197327B2|2013-03-27|2017-09-20|富士通株式会社|電子機器| TWM522495U|2016-01-28|2016-05-21|展達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電子裝置| JP1589831S|2016-11-11|2017-11-06|||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1110386628.6A|CN103140093B|2011-11-29|2011-11-29|电子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